新近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特别是东北地区因饮食习惯、高寒、环境等因素,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全国之首。心脑血管病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为显著特点,危害极大。特别是每年进入秋冬季,更是心绞痛、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高发期,尤其中老年朋友需积极预防。因此,如何有效防治相关疾病,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是全社会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0月31日,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三届三次学术会议在长春举行

2021年10月31日,由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共同承办的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三届三次学术会议在吉林长春举行。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静静出席并发表开场致辞,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中心主任邓悦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主任医师李淑梅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病中心副主任李树岩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王秀阁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病中心副主任常立萍教授等省内心血管领域多位知名专家出席会议并作专题报告,就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津力达颗粒等代表性通络药物在干预治疗冠心病、脑卒中、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糖尿病等方面的重大研究成果进行深入探讨,为提升我省心脑血管等慢病防控能力献计献策,大会通过省中医药学会平台同步在线全省直播。

络病理论开辟中医药发展新模式,“金三角方案”为心血管病防治保驾护航

学术报告环节,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邓悦教授首先作了题为《络病理论指导冠心病防治研究进展》主题报告。邓悦教授指出,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实现了中医传统理论创新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产生重大原创成果,在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肿瘤等慢性病管理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理想的药物选择,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做出了示范。以吴以岭教授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在络病理论研究方面获得可喜成果,其中“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荣获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重大疑难疾病提供了中西医结合的“中国方案”。

针对通络干预的临床应用,邓悦教授在报告中就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即他汀类药物、阿斯匹林、通心络胶囊三药联合应用和作用效果进行了解读。他指出,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合用,既可以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效果,又可以减少阿司匹林的用量,减轻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降低阿司匹林抵抗;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抗炎效应,把降脂药物用量降到最低,副作用降到最小,而降脂效果又可以达到最好。邓悦教授强调,“金三角”方案不仅是预防方案,同时也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心梗的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三届三次学术会议现场

通络干预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为各类心血管疾病提供代表方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络病理论的深入研究,围绕络病理论与现代科学接轨,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李淑梅教授在专题报告中介绍了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心衰治疗的代表性药物芪苈强心胶囊相关研究。她指出芪苈强心胶囊强心、利尿、扩血管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脏舒缩能力,消除慢性心衰的各种症状,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证实,芪苈强心胶囊对于慢性心衰具有根本性改善作用。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胶囊组比安慰剂组更显著的降低血浆中NT-proBNP水平,并且血浆中NT-proBNP水平下降30%的人数比例芪苈强心胶囊组比安慰剂组多15.97%。同时,芪苈强心胶囊组比安慰剂组LVEF升高更明显;6min步行距离芪苈强心胶囊组比安慰剂组更长;但两组的LVED并没有明显差别,复合终点事件发生概率优于安慰剂组,生活质量比安慰剂组高。李淑梅教授特别强调,芪苈强心胶囊也是目前唯一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的中成药。

李树岩教授结合当下室性早搏治疗现状与挑战进行了详细讲解,他指出室性早搏需药物治疗者以β受体-阻滞剂为主,但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同时不宜应用I类、III类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对于症状性室早患者安全有效。由于其有提高窦性心率的作用,尤其适用于窦缓伴有室早的患者。而对于症状性室早虽未合并心动过缓,在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下出现了窦缓或有心动过缓倾向者,推荐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减少心动过缓导致的不良反应。对于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推荐β受体-阻滞剂+参松养心胶囊的组合进行药物治疗。李树岩教授介绍,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中,推荐将参松养心胶囊用于非器质性室性早搏、器质性室性早搏、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的治疗,同时将证据级别提升至IIa类推荐,A级证据。

王秀阁教授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要点解读中指出,综合管理时代下,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需要更加积极,同时兼顾有效性、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和死亡风险。在这方面,中医药具有特色优势。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的两项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降糖西药相比,联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改善代谢状况,安全性良好;对于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津力达颗粒降低HbA1c及空腹血糖水平效果更为显著。基于其在糖尿病防治中的显著疗效,津力达颗粒再次入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推荐“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的基础上,加服津力达颗粒。

会议期间,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委会主任委员邓悦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十三年来,在慢病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会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应用广泛开展疾病的药物治疗和科研工作。邓悦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络病理论围绕微血管病变这样一个国际性难题,结合心、脑、糖这些重大疾病,在中医学术理论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具有划时代意义。为临床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开辟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