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治疗急性心梗研究位列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首位
2024-03-25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3月22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发布会在京召开。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的“通心络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取得重要突破”入选,位列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首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教授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公布入围名单时指出,“通心络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是用现代医学方法,在西医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通心络,进一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研究证实通心络大大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降低近1/3的死亡率,这一重大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引起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具有里程碑意义。”
张伯礼院士
此次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闫树江、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于文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贾忠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马忠明、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副部长杨书宣、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沈建忠、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中药民族药处处长于江泳及部分三甲中医医院院长、中医药专家学者代表,以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新闻媒体共同出席。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担任会议主持。
杨跃进教授(右三)代表通心络研究项目团队领取“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证书
会上,陈凯先院士对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进行了专题解读。他表示,入围项目呈现出四个方面特征:一是解决临床问题,体现中医药在重大疾病和难治性疾病防治方面的价值;二是阐明作用机制,为“说明白、讲清楚”中药治疗疾病的机理提供研究新范式;三是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技术与新方法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四是聚焦监管科学,突出学术研究在中药监管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
陈凯先院士解读通心络研究亮点
陈凯先院士指出,STEMI再灌注治疗微血管损伤导致心肌无复流,严重影响预后,为“再灌注时代STEMI治疗的国际医学挑战”(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8),至今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既往研究证实通心络可通过心肌微血管保护减少心梗后心肌无复流,但尚缺乏改善心梗患者预后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杨跃进教授团队联合全国124家临床中心,遵循国际标准开展了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大样本(3797例)、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CTS-AMI研究)。研究证实,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30天及1年预后:使30天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降低3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下降30%),1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6%(其中心血管死亡率下降27%),因心衰再住院风险下降52%。该研究论文于2023年10月发表在JAMA杂志,是该刊创刊百年来首次刊登中成药临床研究成果。CTS-AMI研究成果的取得是近十年急性心梗治疗的重大突破,填补了基于微血管保护改善心梗预后的用药空白,为临床指南更新提供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名单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定期梳理总结中医药领域研究成果,动态呈现中医药学术研究、创新发展的趋势,充分发挥学术团体的学术引领作用,自2020年起,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开展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遴选工作。经过三年的积累和完善,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已经逐步成为中医药学术研究的指南针和风向标。
此次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遴选工作坚持“四个面向”,突出探索性与前瞻性、创新性与突破性,鼓励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解决临床问题、改变临床决策、回答科学问题的新规律、新发现、新方法、新产品、新观点,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疾病和难治性疾病、填补临床空白等方面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