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不久前国务院通过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中,特别指出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区域和国际创新合作。使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明显提升。

为了实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工程院吴以岭教授带领的“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研发及产业化联合创新团队”奋力拼搏,多年来在综合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创新团队以吴以岭教授为领军人物,形成了以5名核心成员和9名骨干成员组成的创新团队,依托石家庄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院士智库与“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平台,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医药联合研究中心等联合创新优势,遵循中医药“理论+临床+新药”自身学科规律,围绕络病理论创新、基于理论创新的临床重大疾病防治、有效组方创新中药技术开展研究,推动了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使企业在二十多年里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高端创新成果。在2016年7月11日召开的河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研发联合创新团队”获得了“高层次创新团队”的荣誉称号。

理论创新:步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医络病理论在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我国各个时期的医学专家都曾经有过论述,但是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吴以岭教授作为络病理论创新的主导与传承人,带领创新团队开展了对络病理论的广泛深入研究,经过多年的结合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在两千年的中医学术发展史上首次系统构建了络病证治体系,主编了《络病学》、《脉络论》专著,《络病学》成为新世纪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创新教材,创建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创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和全国各省市分会,连续十二年召开的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医络病诊疗方法”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治疗具有独特的指导价值。包含通络治久病(病程较长,疼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疾病归为络病,包括中风、消渴等,覆盖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神经肌肉等疾病)、通络治新病(用于外感温热病,如流感、急性肾炎等)、通络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瘥防复)。

产品创新:助力医药产品供给侧改革

如何从供给侧展开医药行业的改革,是当今国家、政府和企业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岭药业创新团队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制定重大疾病临床诊疗方案,寻找络病理论指导临床的有效组方,为创新药物研发、助力医药产品供给侧改革奠定了基础。他们建立了复方中药、组分中药、单体中药的高水平研发平台,形成了中药创新药、化学一类新药、国际制剂的研发格局,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973、863,国家“十一五”支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等国家级重大项目20余项,研发专利新药10个,取得发明专利350余项,5次荣获国家科技大奖,从而使以岭药业在我国制药领域独领风骚。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以岭药业创新团队围绕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组成的“心血管事件链”、2型糖尿病开展临床证治规律研究,探讨各类疾病辨证要点、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及方药加减,制定了“络病理论指导重大疾病临床诊疗方案”,并进行临床评价、验证、优化,提高重大疾病临床辨证治疗水平,寻找临床有效组方,研发出一批国家专利新药,涵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呼吸系统、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此外,还从奇经和络病论治痿证(运动神经元病),制定“络病理论指导运动神经元病临床诊疗方案”,围绕肌萎灵1-8号院内制剂,形成基于临床有效的原创组方,其中肌萎灵冻干粉针作为新药进入创新药物研发程序。创新团队的创新能力与实力使以岭药业成为“国家创新型企业”,络病创新与药物研究实验室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随着络病理论学术的弘扬,形成了国内外临床医生、医学专家研究通络药物、应用通络药物的局面。通络代表药物——治疗冠心病、脑梗塞的通心络胶囊,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的芪荔强心胶囊,成为国家基本药物、医保品种、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覆盖了十万家医疗终端,三十万家销售终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单品年销售均在十亿以上,三个产品凭借良好疗效成为医生在心脑血管领域用药的首选品牌。治疗前列腺疾病的夏荔芪胶囊,补肾虚温肾阳、加油肾动力的八子补肾胶囊,治疗失眠、精神紧张综合征的枣椹安神口服液,扶助正气、抑制肿瘤的参灵蓝胶囊,促进睡眠、缓解精神紧张的酸枣仁油软胶囊,一进入市场即受到医生、消费者好评。

创新药物的疗效不仅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也得到了科学的认证。循证医学是国际医学界评价药品疗效与安全性的金标准,最为客观、公正、权威。以岭药业创新团队在我国率先开展了“参松养心胶囊、通心络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养正消积胶囊、津力达颗粒的循证医学研究”,参与的国内三甲医院达一百余家,医学专家上万名,科学的方法、翔实的数据证明了以岭药业创新中药确切的疗效和良好安全性。中药循证医学研究的旗帜性作用在医学界引起巨大影响。美国权威医学杂志评价通心络胶囊“为冠心病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循证医学研究发现:参松养心胶囊成为唯一经循证医学证实,快慢兼治心律失常的中成药。芪苈强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成果刊登在国际最具权威的医学杂志——《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编辑部评论该药:“让衰竭的心脏更加强劲”。英国卡迪夫大学研究发现,养正消积胶囊可有效抑制肿瘤转移,英国BBC报道“为癌症带来了治疗希望”。治感冒抗流感的连花清瘟胶囊广谱抗病毒,有效抑菌,治疗甲流优于达菲。连花清瘟胶囊的良好疗效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必备药物,累计有10亿人次服用过连花清瘟,目前连花清瘟胶囊已经申报美国FDA,不久该药将要进入美国人的生活。

通过创新团队的努力,以岭药业在北京、石家庄建立了固体制剂和性激素口服固体制剂两个研发生产基地,建立了控缓释剂、激素类、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平台,生产车间通过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多个国家的GMP认证。国际化的质量管理流程,让产品质量同欧美制药企业处于同等水平。目前,产品进入欧美规范市场,几个产品在新西兰、英国、加拿大、德国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以岭药业成为我国医药企业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

如今,我国已有近30位生物医药领域的两院院士入驻以岭药业建立的院士工作站,汇集两院院士最具前沿的新药研究成果,共同合作开展新药研发、成果转化,必将为推动医药行业供给侧改革提供巨大助力。

技术创新: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典范

技术创新,是创新型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团队的锐意进取,使以岭药业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了国际国内认证的高技术现代化生产平台,攻克多项技术难关,将超微粉碎、仿生酶解、真空冷冻干燥、连续超声逆流提取、带式真空干燥制粒一体化、膜分离技术研究等大量创新技术运用到创新药物的生产过程中,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化的典范。

传统工艺加工中成药存在诸多问题。在我国一万两千多种中药中,动物药占到了八分之一的比例,是重要的药用资源。以我国第一个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通心络胶囊为例,其中就包含有蝉衣、全蝎等多种动物药。由于这些动物药化学成分复杂,难以被分离提纯,所以在超微粉技术问世之前,人们普遍采用普通粉碎技术入药。但是,随着检测手段的进步,普通粉碎的诸多弊端也一一显现出来:

首先,普通粉碎无法使细胞破壁,导致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利用率降低,传统工艺得到的药物颗粒不均匀,会影响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其次,传统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能使药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这些因素制约了含动物药材中成药临床疗效的稳定和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以岭药业创新团队与清华大学合作,申报并承担了“超微粉技术在含虫类动物药中成药中的产业化示范研究”项目。以集中应用动物药的通心络胶囊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超微粉技术理论及其在中成药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岭药业创新团队在既没有现成理论依据,也没有国外专用装备可供参考的条件下,努力攻克了缺少基础资料、药物颗粒团聚、药物成分变性等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超微粉技术在含虫类动物药中成药中的产业化示范研究”项目。该项目首次对虫类药超微粉碎过程进行了数学模型解析,建立动力学、能耗、粉碎—传输数学模型,为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系统研究并创立了超微粉碎理论体系,首次明确了动物药超微粉粒度与药理活性的相关性,优选10微米为最佳粒径,为该技术在动物药中的推广奠定了实验基础;发明了虫类药组合式超微粉碎系统设备,实现了虫类药物细胞破壁超微粉的连续、高效生产;首次建立了虫类药超微粉粒度的质量控制标准,并将虫类药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作为内控标准,为制定行业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以岭药业创新团队还成功地解决了虫类动物药超微粉加工过程中的颗粒团聚、热敏性和由于弹性变形、水分释放所造成的黏结、高耗能等一系列过去多年没有成功解决的技术瓶颈。借助创新技术,既保证了药物表面的生物活性,还把系统中的热量、水分和动物药的异味排除。实现了无需冷冻、在常温下(20~25℃)就可实现的不破坏药性的超微粉加工,并最终将这一创新工艺成功地应用于通心络胶囊之中。国内数十名医药界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超微粉技术在通心络胶囊中的应用示范研究”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超微粉碎技术应用于通心络中5种虫类药加工,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对推动国内1000余种含虫类药中成药工艺提升和现代化起到示范作用,被批准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荣获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除了制备工艺技术创新外,以岭药业创新团队还在质量标准方面进行技术创新,他们围绕动物药发展聚合酶链式反应特异性基因序列检测、生物效价监测技术,围绕植物药开展全息薄层鉴别、液相-质谱联用、多成分快速定量检测、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研究。另外进一步围绕多成分定性定量指纹图谱技术、植物化学分离纯化技术与高通量高内涵快速筛选技术,开展植物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在药效毒理研究方面,采用组效研究技术探索复方机制,采用多组分药代动力学技术表征中药多成分体内过程,形成了配套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太行山建立的十万亩原生态中药种植基地更有力地保障了药品质量。以络病理论原创带动新药研发并实现成果转化成为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化的典范。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十几个创新中药产品全部进入国内外市场,实现了几十亿的销售。一批创新中药已经进入了韩国、越南、加拿大、俄罗斯等市场,创新中药的影响力将遍布全球。

发展模式创新:形成“医、药、健、养”发展链条

进入21世纪,慢性病、亚健康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人类健康,吴以岭教授首创“通络、养精、动形、静神”八字养生文化,以此引领健康产业的发展,提出“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经营”的健康理念,在我国建立了首家医药健养综合体——以岭健康城。

以岭药业创新团队依靠公司强大的科研实力、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太行山野生原态原料基地,开发出健康精品几百种。除自研的健康精品外,还有国际健康精品、中华养生奇珍、绿色有机食品等上万种健康产品汇集于以岭健康城。以岭健康城包括以岭健康商城、以岭药堂旗舰店、高端养生酒店和健康管理中心,在这里将慢性病调护、亚健康调理的“医”,与以岭药业自身研发的“药”,治未病的“健康”产品,以及现代与传统养生方法的“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医药健养”一体化产业发展链条,使以岭药业各方面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大健康产业发展探索出成功模式。

对于此次获得“高层次创新团队”的荣誉称号,吴以岭教授表示,作为河北省培养的院士专家,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科技创新的重要讲话,全面贯彻河北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未来重点做好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关键技术体系、加快成果转化促进大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工作,为促进我省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