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荣评“2019十大绿色创新企业”
2019-08-06
来源:未知
7月5日,由北京产权交易所、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共同主办的“2019(第十届)清洁发展国际融资论坛暨2019(第九届)‘十大绿色创新企业’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以岭药业荣登2019“十大绿色创新企业”榜。
以岭药业董事会办公室王华主任代表公司上台领奖
据悉,“十大绿色创新企业”是由评选项目工作组通过自荐、推荐等方式,征集、筛选出20家入围初选企业,经调查分析完成企业推荐报告,并提交给由境内外资深投资人与专家组成的评委专家团,历时七个月的评议、复议等流程,得出最终评选结果。以岭药业作为医药上市20强企业,通过整合中药制造的全产业链,从原料生产到废渣利用践行了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绿色工厂,位于石家庄市高新区的“以岭医药产业园”和位于衡水市故城县的“以岭生态康养庄园”也双双获选为河北省首批14家“大健康、新医疗”产业示范基地。以岭药业已成为中药制造领域的绿色企业品牌。
环境优美的以岭药业
独立评审团在推荐词中指出:针对中医药种植、生产制造的高耗能、高污染现状,以岭药业率先应用沼气处理技术将中药渣变废为宝,同时在种植养殖端建立道地药材绿色基地,在生产端实施光伏电站、水资源循环、热资源管理等清洁技术改造,用27年的坚持形成中医药全产业链可持续闭环,为振兴中国中医药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
破解污染难题,实现中药残渣综合利用
随着现代社会对中药需求的不断增加,中药产业保持着较快的增长,但同样也面临着中国医药生产的高污染难题,尤其是中药残渣污染问题凸显。目前,全国中药残渣年产量均在千万吨以上,由于药渣残留有中药成分,现在普遍采用的倾倒、填埋等简单处理方式会对土壤、水源造成污染。
以岭药业选择节能、安全、环保、可循环利用的沼气处理方式,将中药残渣经发酵处理,产生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用于锅炉燃烧,每年可产生1.5万吨蒸汽,相当于每年节省两千吨煤。通过加工沼液和沼渣,可获得优质有机肥和养殖饵料,并运用湿法脱硫技术回收副产物硫磺。截至2019年3月,以岭药业沼气年处理药渣三万吨,产生沼气量为460多万立方米,节约能源支出超过900万元人民币。
年处理中药渣3万吨的沼气站,通过沼气锅炉每年可产生约1.5万吨蒸汽用于生产
强化药材监管,促进中药品高质低价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乱象丛生,为追求产量导致的乱采滥收、物种变异屡见不鲜,药材原料品质难以保证,中药药效令人担忧。为解决药材质量问题,以岭药业一方面在太行山、长白山、甘肃等土壤、气候最适于原料药植物生长的区域建立了18个符合GAP标准的野生原态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并从药物产地、选种,到种植、采收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制定了精细的质量规范和严密的监管措施,提高了中药疗效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连花清瘟胶囊等畅销中药提供了品质保证。
以岭药业在涉县太行山地区建立了十万亩原态中药种植基地
另一方面,以岭药业不断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展产品工艺优化及生产设备改造,如使用超微粉碎(微米)技术,可节省药材25%~50%,实现了相同疗效下药品服用量减少三分之一,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中医药治疗费用,在减轻病人医疗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医保的负担。这为传统中药企业应用创新技术谋求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可持续出路,具有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
优化生产环节,打造全产业链循环经济
在经济新常态、工业亟待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绿色医药制造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中国6000多家制药企业中,通过工信部“绿色工厂评价”的仅有数十家,而中药制造属于高耗能行业,鲜有企业进入名单。以岭药业凭借园区绿色规划、产品工艺创新、废物资源利用等项目实施,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厂区建设、药品研发生产全过程,进入了首批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名单。
一是生产环节积极回收余热等资源。采用工艺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回收利用药液沸腾产生的蒸汽,配合动力能源优化系统和能源计量系统,可节约10%能源。并在提取车间设计安装两座酒精回收塔、两套酒精尾气回收系统,年节约酒精一千吨。
二是厂房提高光热能资源利用。厂房屋顶空闲面积建设光伏发电站,每年节约电费80万元人民币,成为目前医药行业唯一安装、使用新能源光伏电站的企业。据该公司自测:通过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换热器与蓄水池间接换热,每天可获得60℃热水800吨,每年可减少大量烟尘、二氧化硫和碳排放。
屋顶的空置面被覆盖上太阳能换热管与发电板用于换热和发电
三是园区节水设施全覆盖。该公司建立了几乎覆盖整个厂区的“雨水回收系统”与“中水系统”水循环体系,前者可回收整个厂区约30万平方米区域内的雨水,后者可提供冲厕和园区景观用水,年节约10万吨水。
收集的雨水汇集到园区人工河,成为景观用水。
评委专家团对以岭药业给予高度赞誉
程会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中医药循环经济,体现中国特色,打通资源、能源、环境之经脉。
于法稳(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发挥中药潜力,助力中国梦!
张付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室主任):以岭药业以络病理论创新,带动中医药产业化,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科技中药和生物药及健康产品,弘扬国粹,造福人民。
胡斌(浩正嵩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中药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值得肯定和支持。
刘秉军(北京祥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以岭药业在全产业链上实现绿色可持续的综合生产管理,解决了中药产业药渣处理和再利用的共性问题,为制药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提供了源头治理、全产业链绿色发展的典范。
郭松海(山东财经大学教授,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制药全产业链绿色制造是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张殿军(国际金融公司(IFC)高级项目官员):该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为大型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方案。
周家鸣(创业导师):中药生产的优化,不仅是环保、节能的问题,更对中医药的振兴有重大意义。